“沒想到原來最讓人頭疼的一段時間,居然成了黃金時間。”近日,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實驗小學閲海第一校區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,孩子從上學期開始參加“四點半”課堂,收穫很多。據悉,“四點半”課堂由銀川市總工會設立,如今廣泛分佈在銀川各小學和社區,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。
下午四點半,許多小學生家長都面臨着接孩子難的問題。對此,銀川市總自2018年起設立了“四點半”課堂並不斷優化其服務功能。近3年來,全市共有22所小學、18個社區創建“職工子女託管服務示範點”,其中有全國級6個、自治區級4個,受益職工子女達到3.4萬餘人。
“四點半”課堂開設伊始,銀川市總在各小學、社區做了大量的宣傳和前期準備工作。要求各課堂除了提供作業輔導之外,還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開設豐富多彩的特色班。
目前,銀川全市的“四點半”課堂內容已形成特色鮮明的三大板塊:以英語、美術等為主的常規課程班;以播音主持、航模等為主的特色課程班;以國防教育、普法安全等內容為主的社會實踐班。
據瞭解,2019年,靈武市第四小學“四點半”課堂被銀川市總命名為市級工會愛心班,開設52個語數外基礎班、22個興趣班,共有1000多名學生受益。西夏區文昌路街道同安苑社區“四點半”課堂不定期邀請軍轉幹部前來宣講愛國主義、唱紅色經典,還藉助社區科普圖書角、書香閣等開展讀書活動,提升孩子們的文化素養。此外,不少“四點半”課堂還開展食品安全、急救知識等活動,成立保護花草、清潔環境公益志願服務隊。(記者 馬學禮 通訊員 高靜)